首頁\最新消息
焦點訊息
2025/11/27

培育淨零人才 日月光環基會與高雄淨零 率學子赴日取經

淨零人才培育不易,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與高雄淨零學院合作舉辦「淨零解決方案徵件活動」,選出六名表現優異的碩士生與大學生,獲得免費前往日本北海道參訪氫能、碳捕捉與淨零城市等示範場域,四天參訪已順利結束,此行高雄市政府除與札幌市進行城市交流外,也帶領學生們實地走訪札幌氫能建設、廢棄物能源利用與碳捕捉示範基地,深入了解日本的淨零城市推動經驗。

圖3、札幌市都市發展政策局團體合照
參訪札幌市都市發展政策局團體合照 (後排右6王副秘書長、後排右7碳捕存再利用協會馬小康理事長、後排左4碳捕存再利用協會呂慶慧書長、後排右2中山大學高志明教授與前排右1~右6獲獎學生,分別為中山大學陳同學、成功大學張同學、高雄大學莊同學、成功大學簡同學、中山大學鍾同學、中山大學曾同學)

作為參訪核心城市,札幌市於 2020 年即宣示將在 2050 年前達成溫室氣體零排放。市府盤點發現,運輸部門佔碳排總量第三位,其中一般小客車佔比更近六成。為此,札幌市採取多元策略:除積極補助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、廣設充電設施並導入公共運具外,更善用焚化廠廢熱供電地鐵運轉。札幌市強調,實現淨零願景的關鍵,在於有效整合北海道得天獨厚的風能、太陽能與水力資源,以再生能源為核心,打造自給自足的永續都市。

在氫能推動面向中,札幌市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為「氫能示範街區」,成為此行首站,示範區設於市有地,並建置北海道首座大型商用加氫站,由 Air Water 公司營運,預計提供燃料電池汽車、卡車及氫能巴士使用,是推動氫能交通的重要據點。政府亦於加氫站旁興建一座淨零能耗建築(ZEB),導入太陽能與純氫燃料電池,預計2030年前達成建築用電零排放;建築內規劃住宿與商業空間,成為氫能應用的生活化示範。

圖 17、參訪團源於苫小牧考察與討論照片-1
參訪團源於苫小牧考察與討論。

第二站前往苫小牧 CO₂ 捕獲封存(CCS)示範場址。該示範由日本 JCCS 公司執行,是日本第一個大型地質封存計畫。2016 至 2019 年間共封存 30 萬噸 CO₂,並進行長期地震與環境監測。即使在北海道地震頻繁的條件下,監測結果均顯示注入作業安全無虞。日方並分享後續商業化規劃,未來將以船運方式,運送每年約 100 萬噸 CO₂ 至苫小牧封存,形成低碳產業聚落。

第三站參訪苫小牧市沼之端廢棄物處理中心與氫能製造廠。廢棄物處理中心利用垃圾焚化發電,而旁側的氫能工廠則以再生能源和焚化廠夜間餘電進行水電解製氫,每年可生產 75 至 100 萬立方公尺氫氣,供應市政設施及企業使用。此模式展現地方政府如何透過能源循環與氫能應用,打造更低碳的城市系統。

此次北海道淨零參訪,不僅讓臺灣青年深入了解日本在氫能示範城市、CCS 技術與再生能源整合等方面的具體實踐,也為日月光推動淨零人才培育、串連國際淨零經驗奠定重要基礎。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表示,未來將持續透過國際交流、人才培訓及跨域合作,協助臺灣建構更完善的淨零轉型能量,讓更多青年能親身參與全球淨零潮流,共同面對氣候挑戰。
圖3、札幌市都市發展政策局(交流)
參訪團與札幌市都市發展政策局進行交流。
TOP

您目前為透過後台登入模式

消息搜尋

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,為提供最佳體驗,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